甘科协发〔2019〕136号
各市州科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科协及其所属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学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省科协决定组织开展2019年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现将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主体及条件
各市州科协为申报单位,所推荐的县区应符合以下条件:
1.所推荐试点县区,党委政府要重视创新驱动工作,要提供当地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时限:2018年12月前);
2.所推荐试点县区,应具备较好的工业基础,具有明确的产业发展重点,同类企业不少于5家,对创新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有明确需求;
二、名额及经费支持
2019年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工程试点单位支持名额为3个,省科协将一次性给予每个试点单位奖补资金15万元。
各市州科协要根据推荐县区产业发展需求,提出需要对接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学会联合体,经省科协主席会议研究后,将对每个牵头学会或学会联合体给予10万元经费支持。
三、申报及确定程序
1.各市州科协要认真组织所辖县区科协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摸清摸透区域产业发展的重点、企业情况、企业需求,并积极争取县区党委政府对该项目的支持,县区党委政府按比例安排配套资金(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
2.各市州科协作为申报单位,要在充分调研和征得所推荐县区党委政府同意的基础上,汇总材料上报省科协;
3.各市州科协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积极与有关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进行对接,提出需要对接的省级学会名单;
4.省科协主席办公会议研究,对确定入选示范区和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进行立项资助。
各市州科协要高度重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好申报县区,于2019年9月15日前,将推荐报告、示范区申报表、示范区(企业或相关单位)技术需求表等统一报省科协学会部(所有材料一式三份)。
联 系 人:郑延飞 0931--6184229 13519660550
联系地址:兰州市安宁区银安路566号424室
附件:1、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示试点单
位申报表
3、创驱试点单位(企业或相关单位)技术需求表
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9年8月13日
附件1
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体系优势,进一步推进学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根据中国科协《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精神,现就组织实施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协所属学会的组织和人才优势,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示范带动,引导学会在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中主动作为,在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生力军作用,为“科学发展、富民兴陇”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示范引领,机制先导。按照党委和政府重视、学会工作有基础、地方企业主动积极的原则,结合本地区重点特色产业发展,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县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制定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由学会为地方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示范带动,服务地方加速经济转型升级。
(二)科协搭台,学会唱戏。通过创新驱动助力试点的设立,委托省级学会组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智力资源参与试点单位经济转型发展,通过智力纽带、技术纽带逐步辐射到经济纽带,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
(三)地方主导,合作共赢。根据试点单位确定的主导产业,按照重点和支柱企业技术需求,选择相关学会在开发区、骨干企业建立学会服务站、企会协作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服务载体。开展科技咨询、成果推广和产业化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达到地方和学会互利共赢。
(四)学会提能,集聚资源。加强与相关学会合作交流,促进市、县级学会提升能力。帮助地方重点产业研制升级技术路线图。大力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的科技资源,加强宏观组织和系统集成,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对试点单位的技术支持从研发源头到应用推广实行全链条跟踪式服务。
三、主要内容
(一)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决策咨询。依托科协系统资源,组织专家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政策导向,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发挥相关学会人才、智力、信息等优势,对地方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升级规划、重点产业升级技术路线图等提出专业意见建议。
(二)按照地方需求,帮助试点单位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三)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依据试点单位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促进研究机构与试点单位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同建立研发平台、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校地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资源,广泛开展对接洽谈、学术交流、技术研讨、项目推介、成果发布、技术培训等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实现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与企业、市场零距离接触,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交易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有效转化应用。
(五)承接有关科技攻关项目。协商承接地方委托的产业转型升级所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协同创新攻关等项目,帮助推进整个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通过多种形式建设一批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组织项目对接、创业培训等帮扶活动,鼓励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参与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过程中创业致富。
四、工作程序与分工
(一)地方政府提出需求。试点单位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就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战略发展问题提出需求,并组织当地企业就技术路线设计、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等提出具体需求,联合市州、县区科协和相关学会在试点单位设立学会服务站,为学会服务站提供必要的场地和人员保障,协助其开展工作。市、州科协主席为项目实施总负责人,县、区科协主席为项目实施具体责任人。
(二)省科协面上指导。省科协根据试点单位实际情况,遴选有关学会进行对接,组织专家实地调研,开展研讨,指导市州、县区科协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并对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进行监督和评估。
(三)相关学会具体实施。受省科协委托,由相关省级学会牵头,依托试点单位学会服务站,集聚对口省级学会人才、智力资源,按照地方需求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推荐有关专家组建团队,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的各类创新要素,为试点单位提供技术、人才、项目服务。承接项目学会法人为学会方项目实施具体负责人。
(四)重点企业牵头对接。试点单位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支柱产业或重点骨干企业牵头,联合当地其他同类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就共性技术难题提出需求,选派优秀技术人员组成协同攻关团队,与学会推荐的专家直接对接。
(五)县区科协协调配合。县区科协要收集汇总需求信息,积极与有关学会对接,推动建立学会服务站或创新联盟,参与具体项目实施,提升地方学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注重协同配合,做好规划。县区科协要加强同地方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与协同配合,切实发挥各级学会联系机构和专家广泛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和项目对接,为地方引进人才、智力提供支撑,做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方案以及示范区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共同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长效发展。
(二)增强服务意识,突出特色。发挥科协组织学科齐全、联系广泛的优势,将服务学会能力提升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搭建好平台,做好服务。引导省级学会加强与专家团队和地方政府的双向沟通,提供科技特点突出、学会特色鲜明的服务,提高服务的时效性。
(三)多方共同推动,协作共赢。由科协组织、地方政府、企业三方共同推动,形成长效机制。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引导设立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试点单位;采取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相关学会承接地方政府关于产业升级、规划设计等重大、综合需求项目;联合设立转化基金,开展技术开发、标准研制、技术诊断、人员培训等项目。
(四)促进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各县区科协可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广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探索新经验,总结新模式,丰富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工作内涵,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附件2
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试点单位申报表
申报单位 (市州科协) |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 ||
拟申报试点单位 情况简介 (包括企业及产业发展情况) | (可附页) | ||
申报理由及优势 | (可附页) | ||
实施方案 | (附后) | ||
县区党委或政府 相关文件 | |||
县区党委或政府 配套资金 | |||
县区党委或政府 意见 |
领导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省科协意见 |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试点单位(企业或相关单位)技术需求表
单位名称: |
技术需求: |
需求情况具体表述: |
期望与哪些相关省级学会、学会联合体或专家(包括国内外)合作: |
备注: |
说明:可每一企业单列技术需求,也可同类企业列出共性技术需求,相关同类企业需在备注栏注明。